摘要:“西湖荷花开得好!胜似芍药似牡丹,越看越看多么好看……”一曲《二板娃娃》,唱出了夏日的美好。7月26日傍晚,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徐庄弦子戏剧团院里,不断传来稚嫩的咿咿呀呀声,剧团团长、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妮正带领一群孩童练习。(7月30日《大众日报》)

  弦子戏在鲁南一带流行三百多年,40多年前,临沂地区共有弦子戏剧团20余家,如今只有3家。可以说,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选择多元化和追求的提高,在全国范围内像弦子戏这样盛景不再传承堪忧的地方戏还有不少。可喜的是,近年来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支持下,弦子戏通过创作非遗衍生品、举办传统曲艺进校园进社区、参与文化下乡等活动,逐渐让弦子戏走进了更多的人生活,正逐步焕发生机。这进一步证明地方戏追求创新才更“有戏”。

  追求创新是地方戏的使命所在。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。保护和促进地方戏发展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、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,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、留住文化乡愁的生动实践。因此,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戏剧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,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,求新求变,促进地方戏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
  地方戏要顺应时代,在表现形式上创新。地方戏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地方艺术,所在区域、语言、习俗,以及戏曲主题、舞台表现等因素都影响着地方戏的发展。过去许多地方戏大都在庙会演出,不仅舞台简陋,而且也缺少现代电声、舞美灯光设计,这对年轻人就难以形成吸引力;许多地方戏曲目老旧,在表达主题上没有紧跟时代和观众需求,自然没有市场。这就要求,有关地方戏管理部门和地方戏剧团要进一步转变观念,创新思维,紧跟时代发展,在传统地方戏中融入现代元素,贴近群众生活,多用年轻人愿意看、看得懂、听得进的表达方式。同时地方戏表演上也要融入现代电声器乐等呈现形式,要适应新媒体传播手段,让地方戏走进网络,走上更广阔的舞台,有力促进地方戏的发展传承。

  地方戏要在运营模式、传承方式上进行创新。时下,许多地方戏都依托于乡村剧团运行,大都面临缺少运转资金、传承人年龄逐渐增大、留不住演员等问题,一些地方戏面临消亡、或者已经消亡,给中华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。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,同时也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戏剧团的运行。比如,临沂市有弦子戏剧团的经费来源就采取了政府划拨、文化站、行政村、企业、个人资助相结合的形式,效果不错,值得借鉴。另外,有地方还成立了国有和乡村地方戏剧团联盟,形成了地方戏发展的合力,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乡村地方戏剧团人才的培养和发展,让地方戏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。

  总之,创新发展地方戏还有许多好做法值得探讨实践。创新发展是地方戏最好的保护,只有创新,地方戏才能有效生存,才能更有戏。

Last modification:August 7, 2021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