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疫情还没全退散,随时可能有隐患,所以现在这时候,最关键!新冠病毒会传染,全力以赴要避免,如果人员太密集,很危险!时刻不忘讲卫生,洗手消毒多通风,没事在家别出去,记心中!”……记者近日走访北京社区防控情况时注意到,不少基层社区积极创新,创造了很多宣传抗疫的新形式,让老百姓喜闻乐见,防疫的自觉意识在“润物细无声”中入脑入心。比如,不少郊区村镇启用了带有方言特色的抗疫广播,听起来颇为生动传神。(8月10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筑牢防线,守好底线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、整体战和歼灭战,离不开大众的支持、参与和配合,更离不开全民意识提升下的“一体化行动”。比如对防疫政策的宣传、措施的安排、风险的提示和制度设计,都需要做到入脑入心,让每个人在思想上重视、认可和接受,防疫举措才能真正得到落实,避免出现“无意识漏洞”和“侥幸性真空”,让整个防疫体系出现意外和风险,降低防疫应有的效果与效率。
随着防疫措施常态化,以及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来看,各地应对和处置疫情越来越从容不迫,措施也日益精准高效和科学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公众的意识在不断提高,公共责任在增强,参与和应对疫情防控的能力在提升。比如据报道,本轮疫情爆发后,一些地方的民众深夜排着长队参与核酸检测,一些从风险地区回来的人主动报告,对分类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支持和配合,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越来越成熟和高效,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控网。
这些成效的取得,离不开宣传的功劳,正是大众意识、能力和责任的提升,才使得疫情防控成为社会共治的试验地。发动群众参与,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之举。做好防疫宣传工作,让大众自觉接受、认可、遵守甚至维护防控措施,充分履行作为公民的主体责任,就应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,以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、贴近实际的形式,去鼓舞、带动和引领每个人。
新冠疫情爆发后,宣传工作对防疫功不可没,但在个别地方,也出现了形式化、教条化和呆板化的倾向,宣传形式没有针对群体性的差异,切合大众的实际需求,真正把宣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,未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。比如,有的地方采取大功率喇叭的方式循环播放,内容千篇一律,缺乏生动性,很难引发受众的共鸣,在宣传效果上打了折扣;有的在形式上比较丰富,比如出动宣传车、发放宣传单、印发宣传手册、张贴宣传公告等,却未能考虑到一些边远地区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实际状况,宣传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。
疫情防控宣传要精准。精准就意味着要尊重科学、尊重规律、有的放矢。宣传发动和引导工作的精准化,需要因人施策,采取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,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北京部分郊区村镇启用带有方言特色的抗疫广播,“神曲”、Vlog、“三句半”、顺口溜、绕口令、快板书等宣传形式也接地气,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。宣传内容的朴实化,宣传形式的多元化,正是务实作风的生动体现。作风实才能成效显,这正是疫情防控最需要的,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牢固保障。(唐伟)